放魚后頭場開釣,釣友之間的競爭氛圍濃重,想要釣出好成績,就得在魚密度高,魚口好時“搶”到更多的魚。皮筋顆粒的使用,在“搶魚”中究竟有何優勢?垂釣過程中又有哪些小技巧可以提高我們的上魚速度?而不同的上餌次數對餌料的狀態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黑坑“搶魚”,如何準備 裝備的準備上可使用為4.5米5H的釣竿搭配2號主線、1.2號子線基本沒問題,慢魚4H釣竿搭配1.5號主線、0.8號子線。此種裝備的搭配較適合垂釣開竿“搶魚”時,目標魚重量為1斤半到三斤的個體。
前期準備的餌料中,很多時候散炮還是比較迅速,目前很多釣友喜歡添加顆粒在散炮里,增加誘魚留魚的效果。
皮筋顆粒釣餌使用時搭配0.4水比的散炮作為誘餌,能較好地起到誘釣結合的作用。在有限的“搶魚”時間中,皮筋顆粒的作釣持續性較高、反復使用率較強,并且搭配散餌進行垂釣與養殖魚的吃食習性相符。
將皮筋顆粒掛在鉤的下方,使皮筋顆粒在進入魚嘴后能滑向鉤柄處,當魚將顆粒吸入嘴中時,鉤能夠順利刺入魚嘴,使用皮筋顆粒時也要注意顆粒的長度,避免造成擋嘴這一情況的出現。
在皮筋顆粒與散炮搭配進行作釣時的情況下,上散炮時,不要讓散炮將皮筋顆粒包裹住,而是讓顆粒處于散炮的下方,這種上餌手法,是使用散炮中細微的顆粒將魚誘入窩點,吃食皮筋顆粒。
垂釣抄魚入網后,可將抄網提起,隔著抄網將魚捉住,這樣的操作是利用抄網的網面的結構來緩解魚身上的黏液造成的手滑情況,也可以更方便迅速地將魚摘下,在“搶魚”時更加節省了摘魚時間。
垂釣抄魚入網后,可將抄網提起,隔著抄網將魚捉住,這樣的操作是利用抄網的網面的結構來緩解魚身上的黏液造成的手滑情況,也可以更方便迅速地將魚摘下,在“搶魚”時更加節省了摘魚時間。
在使用散炮的上餌過程中,捏餌的次數會直接影響到散餌的狀態,我們要根據現場垂釣的魚情,來適當調整捏餌的次數,達到理想的垂釣效果;但是,當捏餌次數過多后,散炮的溶散速度會加長,如果將散炮捏得過實,將會減弱散炮所產生的誘魚作用。
在使用散炮的上餌過程中,捏餌的次數會直接影響到散餌的狀態,我們要根據現場垂釣的魚情,來適當調整捏餌的次數,達到理想的垂釣效果;但是,當捏餌次數過多后,散炮的溶散速度會加長,如果將散炮捏得過實,將會減弱散炮所產生的誘魚作用。
如果使用的是面狀散炮,在這種散炮的使用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將散炮拋入釣點,進行持續誘魚,才能將散炮的作誘魚用發揮到極致,來搭配所使用的釣餌,起到較好的垂釣效果。